文|鲸探所编辑|鲸探所一直以来,煤炭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被人们称为“黑色黄金”。可以说,煤矿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命脉,谁拥有了煤田,谁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文|鲸探所
编辑|鲸探所
一直以来,煤炭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被人们称为“黑色黄金”。

可以说,煤矿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命脉,谁拥有了煤田,谁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世界上最大的煤田
阿巴拉契亚煤田,一个横跨美国东部九个州的巨大煤田,它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1200多公里,宽度在50到300公里之间,而整个煤田的面积更是达到惊人的18万平方公里,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了。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煤田的最厚处竟然达到了1000米,是典型的大规模浅埋煤田,而平均厚度也在500米以上,可以说,这就是“千米厚”的煤田。
这么厚、这么大的一个煤田,其蕴含的煤炭资源量自然是非常可观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阿巴拉契亚煤田的总储量高达3168亿吨,年产量更是能达到4亿吨,几乎上占了美国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优质的无烟煤和炼焦煤,这为美国的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一群牛仔驱赶着牛群穿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时,无意中发现了露在地表的煤炭。

当时他们将煤炭作为燃料来取暖和烹饪,而他们的这一发现,也成为了人类首次利用这片煤田的历史。

到了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为了生产更多武器,北方急需大量优质煤炭,此时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便迅速成为了南美双方争夺的焦点,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场内战成就了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开发利用。

19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阿巴拉契亚煤田出产的高热值好煤直接支撑了美国钢铁业的腾飞,如果没有阿巴拉契亚煤田支撑的话,那么美国的工业体系也无法像现在这样发达。

更令美国人欣喜的是,这座煤田不仅规模大,而且条件还十分优越,大部分煤层距离地表很近,最浅的只有1米多深,即使最深的也不超过100米。

与其他煤田不同的是,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地层基本上都是连续的,而且没有明显的断层,这也大大地降低了人们的开采难度。

再加上当时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瞬间使得阿巴拉契亚煤田以其低廉的开采成本和高质量的煤炭,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出口基地,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能源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
面对这样一个煤炭“宝山”,让人心中疑惑的是,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
四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是地球上植被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大陆并未分割,而是被统称为“盘古大陆”,赤道区域炎热湿润的气候,孕育出了遍布全球的、茂密的原始雨林。

在北美洲,一片辽阔的沼泽覆盖了如今的美国东部,而沼泽则是生与死的交汇之地,初生的植物在泥浆中挣扎生存。

在漫长的岁月里,植物进化出了木质素这种物质,使它们能够长成高大的树木,而木质素则会形成坚硬的细胞壁,成为树木的支柱。

不过当时的真菌还不具备分解木质素的能力,所以说树木在倒下后是无法腐烂的,只能在沼泽中越积越多,在雨水冲刷下,许多树木被会被冲入河流,还有一部分则堆积在河边的低洼处,慢慢被泥沙掩埋。

与此同时,盘古大陆正在经历剧烈的变迁,激烈的地壳运动导致山体滑坡、地震频发,而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则被掩埋在扭曲变形的地层之间,这些林木则成为了阿巴拉契亚煤田的“种子”。
在高温高压的 “地下培养皿”里,树木经历了漫长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化为黑色的煤层。

根据考古学家估计,形成煤层至少需要30万年的时间,而从3.18亿年前开始,直到2.99亿年前,一直持续了将近2亿年的板块运动,让植被得以“批量出产”,这也为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煤层形成的同时,大气也发生了改变,当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植物吸收,氧气的含量激增至40%,这可是现在的两倍之多。

在长期干燥的环境下,许多植被都会被枯死,而燃烧则成为了这一时代的常态,一场长达30多年的大火,烧毁了地球上近一半的植被,这其实就是地质学家所说的“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可是这也奠定了大量煤层的起源。
经过漫长的几亿年后,我们终于发现了这份亿万年的馈赠。

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刚刚落幕,一个崭新的国家正等待着发展的曙光,作为一份天然的馈赠,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发现与开发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工业进步。
凭借煤炭资源的支撑,美国获得了充裕的能源,钢铁、电力、化工等相关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煤炭为基础兴建的工业体系,让美国得以在20世纪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就算是到了现在,美国仍然还能够从阿巴拉契亚煤田中获得数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效益。
既然煤炭资源这么重要,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我国最大的煤田有在哪呢?

中国最大的煤田
之前有段时间,“煤老板”这一次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
他们大多数都来自山西,而且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财富,而他们的财富来源,则就是我国的煤炭资源,我国煤矿资源最丰盛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

而我国最大的煤田神府东胜煤田,则位于陕西省陇东北部和内蒙古东部,也是世界第7大煤田之一。

这个煤田的总面积达到了22860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岛的2.3倍,几乎可以容纳下整个台湾岛,如果用更直观的方式来描述,那也就是说,它的面积相当于60多个杭州城那么大。

根据目前勘探结果来看,神府东胜煤田的总储量约为6700亿吨,其中已经探明的储量大约为2300多亿吨,预计储量4400多亿吨,而目前仅已探明的储量就相当于中国180多年的煤炭消费量。

如果按照每吨煤可发3000度电来计算,那么神府东胜煤田的煤炭储量可发电2100万亿度,这也就相当于2.1亿个家庭10年的用电量,不仅如此,这些电力甚至可以供应中国多个省使用数十年。

更重要的是,神府东胜煤田还埋藏着“黑金”,其煤种主要是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烟煤。
无烟煤质量好,可以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洗涤煤、焦炭和发电,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烟煤热值高,也很适合发电,是理想的能源替代品。
要知道,这些煤对工业和发电需求支持很大,而且这个煤田的煤质纯净、均匀,既不太软也不太硬,非常适合开采,可以说,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

神府东胜煤田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有京包铁路、包兰铁路和神黄铁路经过,运输通达,这更是为煤炭的外运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这个偏远的煤田连接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循环之中。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煤炭资源,国家已经在东胜煤田建有15座大型现代化矿井,其中2座年产能达2000万吨,8座年产能达1000万吨,而这些建设也确保了煤炭的有效开采。
东胜煤田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它不仅支撑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通过运输为沿海地区提供了能源保障。

无论是中国,还是拥有世界最大煤田的美国,都应该客观认识到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考虑后世,考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之母,开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不是无节制地攫取超过需要的资源。

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完全抛弃煤炭。

相反,我们需要在充分认识煤炭资源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引导、法律监管、企业环保、公众参与等多方努力,实现煤炭的合理且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结语
煤炭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我们作为煤炭大国,肩负着重大的环境责任,需要在继续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关乎中国,也关乎整个世界的未来。

而能源结构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是否能找到一个兼顾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这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一个公民的自觉和行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