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卡脖子”:中国芯片产业突破之路

    拒绝“卡脖子”:中国芯片产业突破之路近年来,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

    2024-07-15
  • 百度智能网联产业赋能基地配套大数据智算中心项目:赣州智慧交通再添利器

    百度智能网联产业赋能基地配套大数据智算中心项目:赣州智慧交通再添利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赣州,作为江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也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不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2024-07-15
  • 中国eVTOL产业领跑:沃飞长空AE200全倾转过渡飞行成功,开启低空出行新纪元

    中国eVTOL产业领跑:沃飞长空AE200全倾转过渡飞行成功,开启低空出行新纪元6月12日,来自成都的低空出行企业沃飞长空宣布,其全自研战略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全尺寸适航技术验证机成功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将国内eVTOL产品的研发进程推向新的高度,也标志着“中国造”载人eVTOL产品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4-07-15
  • 中国制造全球最大控温变换炉,助力煤化工产业绿色转型

    中国制造全球最大控温变换炉,助力煤化工产业绿色转型近年来,中国在推动现代煤化工关键装备大型化、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日前,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控温(等温)变换炉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宝丰能源内蒙古项目正式安装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化、国产化示范应用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07-15
  • 美欧联手打压中国芯片产业:阿斯麦夹缝求生,全球芯片市场暗流涌动

    美欧联手打压中国芯片产业:阿斯麦夹缝求生,全球芯片市场暗流涌动近年来,围绕着芯片产业,中美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而欧洲也逐渐加入其中,试图在这一关键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场博弈的焦点,则集中于光刻机,这一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

    2024-07-13
  •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成熟芯片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成熟芯片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美国为了限制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竞争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对中国芯片制造商的设备出口

    2024-07-11
  • 河北电商崛起:价格战的背后是成本优势与产业链优势

    河北电商崛起:价格战的背后是成本优势与产业链优势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关于河北电商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有人称赞其价格优势,一天能发三车快递,一车刷一车送一车促销;也有人质疑其缺乏品牌化,一个月赚8000元被人笑话,但能一个月亏80万却很有面子

    2024-07-11
  • 大模型落地应用:腾讯云如何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大模型落地应用:腾讯云如何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正在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投入,积极探索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并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2024-07-11
  • 海信与河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信集团与河钢集团强强联手,共建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 6月17日,海信集团与河钢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深化双方战略合作

    2024-06-19
  • IDC:生成式AI带动产业链共振,终端应用“AI化”趋势明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AI的爆发对当今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AI化”也正在成为行业新一轮的发展目标。IDC预计,到2027年,全球AI解决方案支出增长将超5000亿美元,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投资将向人工智能实施和人工智能增强产品/服务应用大幅转移

    2023-11-14
  • 数据要素赋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金黄的稻田里,数辆收割机将稻谷送至田边的卡车。水稻从种植到采收、加工、赋码……在数字化加持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正在被高速运转的数据与机器替代,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江南味稻”特色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在广袤的大地上展开

    2023-11-09
  • 行业新规下,九号公司推动电动滑板车产业重建品质信任

    伴随着地铁、公交、环城高速的不断完善,大范围的常态交通拥堵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不过,“最后一公里”却成为大部分人的出行难点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