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吉林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纪实

火星高分辨率相机作为火星环绕器上的有效载荷之一随“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万米钻机“地壳一号”成为世界第三个实施万米大陆钻探的神器;全身应用轻量化车体和整体节能技术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在长春下线……近年来,吉林省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省1302项科技成果实现在省内落地转化,今年全省投入2.65亿元,启动了412个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火星高分辨率相机作为火星环绕器上的有效载荷之一随“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万米钻机“地壳一号”成为世界第三个实施万米大陆钻探的神器;全身应用轻量化车体和整体节能技术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在长春下线……

近年来,吉林省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省1302项科技成果实现在省内落地转化,今年全省投入2.65亿元,启动了412个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政策“清障”为成果转化“架桥铺路”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想法到市场的挑战。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是一道时代的必答题。吉林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奖励办法》《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修订了《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架桥铺路”。

“一汽的舞台,给了我们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说,中国一汽推行“揭榜挂帅”“任务承包”等方式,让研发人员有地位、有平台、有待遇,一大批青年研发人员和大国工匠持续涌现。

广发英雄帖,开门纳英才。吉林省首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军令状机制项目启动,“射频板条CO2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等5个项目为首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4家单位揭榜成功。目前,第二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军令状机制项目已启动。

一个良好的创新机制,必然会让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加顺畅,加速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免申即享”政策即是其中之一。

“‘免申即享’政策最大的特点是直接,省科技厅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信息清单测算核定补助额度,直接将补助下发至企业。免去了企业大量准备工作,可节省时间专心致志搞研发。”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华深有感触。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体。企业创新要资金、要支持、要人力。而这些要素,经常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直显超级电视,在多家国际巨头之前率先发布,收获了大量业内好评和海外订单。为免去企业后顾之忧,吉林省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一周内完成审批流程,发放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几年来,金融“活水”向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倾注——“吉林省金融助力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人民银行长春支行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2亿元;全省人民银行系统累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241场,对接企业7667户,达成融资意向347.9亿元;吉林银行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167亿元……

厚植沃土助“科技花”结出“产业果”

由长春理工大学与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芯光产业园里,27项科技成果正在加速落地。

坐落于产业园内的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企业研发的测风激光雷达每年可提升3%左右的发电量。“这款雷达像是给了风机一双‘智慧’的眼睛,它可以测定气流中不同距离下的风向、风速等,帮助风机调整最佳偏航角度,提高风资源的利用。”企业产品总监谷野说。

依托高等院校齐聚、科研院所云集等优势,围绕区域产业优势建设科技产业园区,这是吉林省厚积科技创新之力,迸发创新发展能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长春市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共建长智光谷产业园,聚焦材料与核心器件、高端成像显示与照明、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与吉林大学共建了吉兴产业园、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依托吉林大学学科优势,聚焦新材料等领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团队共建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聚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

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科技创新中心,致力于开展行业及领域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不同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吉林省级科技创新中心涵盖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与空间遥感、光电、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中医中药、生物医疗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重要领域。

让更多科技成果通过转化“开花结果”,落地生“金”,是吉林省持续推进的一项工程。

——加快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使吉林省相关研究领域、相关产业实现质的跃升。长春自创区“北湖科技城”“环吉大双创生态圈”“净月科创谷”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孵化载体达到76家,在孵企业达到1918家。长春农高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引进了4个院士团队,创新发展先行突破。

——全省加速构建协同创新体系,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紧密协同,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成立了由中车长客、长光卫星、吉林化纤等龙头企业牵头,以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科研资源为依托,以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为支撑的创新联合体。

——创新平台不但是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而且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提高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今年,全省将实施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跃升行动,围绕省委、省政府“11+3+2”部署,强化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第二批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重组建设,力争半导体激光和智能汽车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和平台。

培育新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在吉林,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加速形成。

6月15日,吉林长光卫星研制的41颗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升入太空,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8月25日,“吉林一号”宽幅02A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吉林一号”再添一星!

长光卫星成立9年来,通过持续创新,卫星重量越来越轻,拍摄精度越来越高,卫星数量越来越多。由“吉林一号”卫星这一个“点”,上下延伸带动了700多家企业,航天航空产业已经成为吉林新兴产业的典范。

走进吉林化纤生产车间,一条条碳丝穿过收丝机缠绕成筒,碳纤维原丝被生产出来后经过道道工序,最终变身为黑色的碳纤维。

在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新材料是“六新产业”主攻方向之一。吉林化纤集团正是做长了“小丝线”,做强了“大产业”,更开启了“新丝路”。上半年,吉林化纤四个碳纤维产业链项目集中开工,企业纤维原丝产能达到16万吨,位居全球前列。

在大力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吉林还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上台阶。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开展了大规模科技攻关,长春汽车产业集群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吉林省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立足长春,带动全省,努力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赛道,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向着万亿级规模挺进。

不仅是汽车,吉林省生产的轨道客车也驶向了全球。在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中,由中车长客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惊艳亮相,用“氢动力”为中国中车绿色创新品牌代言。

新时代新征程,东北迎来了振兴的新机遇。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吉林不断涉深水、蹚新路、亮硬招——

几年来,吉林省以创新打通产业链梗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真正实现双链融合,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信息等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

实施了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双千工程”,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动不少于1000项科技成果在吉林落地转化,支持不少于1000家科技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攻关或成果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启动了黑土地、梅花鹿、碳纤维、肉牛4个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实施核心光电子、新能源高效利用、重大疾病防治3个重大科技专项……

发展机遇,千载难逢;竞争态势,千帆竞发。当前,吉林正在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和“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火热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和“山水蓄能三峡”东西呼应,“氢动吉林”崭露头角,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2024-12-22
下一篇 2024-12-2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