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电商行业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日前报道称,越来越多中国品牌用“AI主播”代替真人网红带货。人工智能企业小冰公司介绍,该公司拥有100多家客户,这些虚拟网红已经为那些客户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销售额
-
蘑菇街、WeShop创始人陈琪加入工信部AI应用工作组将致力于推动AI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
随着新一轮AI大模型的迅速发展,AI技术应用与普及、AI产业创新发展、AI治理与AI普惠等关键议题日渐得到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牵头成立的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于9月12日上午在北京召开AI应用工作组筹备会,宣布正式成立“AI应用工作组”,旨在促进AI技术在工业及各产业的应用和推广,实现AI技术在产业端和企业端的应用落地,帮助企业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
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哈理工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来源:【黑龙江日报】10月14日,202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大连举办,会上举行了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刘献礼主持完成的“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关重件加工用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及管控技术”项目喜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刘献礼教授(左一)上台领奖该项目突破了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高效专用刀具设计、刀具制备与关重件精密加工技术瓶颈
-
中国技术点亮“一带一路”上的未来之城
央视网消息: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新行政首都、静卧于沙漠之中的沙特红海新城、蓬勃发展于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都是当地的重大工程。在中国技术的支持下,这些项目改变了当地的面貌,推动着国家与地区向未来迈进
-
省重点实验室洞庭实验室在岳阳开建将聚焦食品资源保护和加工利用、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湖南日报10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沈偲)今天,作为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洞庭实验室挂牌、开工仪式在岳阳学院举行,这是目前唯一一个省市共建、落户市州的实验室。洞庭实验室第一期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岳阳总部实验室大楼、湖南省食品产业科创园,计划分别于2024年7月底、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月船3号技术令人震惊,NASA想买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时代已经变了,印度有能力建造最好的设备和火箭。”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索马纳特(S Somanath)在10月16日的一场活动中透露,早在“月船3号”发射任务的准备阶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们就对“月船3号”项目中“物美价廉”的技术感到惊讶,甚至希望印度能将其出售给美国
-
数字化、可再生……170余场主旨报告探讨纺织前沿技术
10月13日至15日,以"先进纺织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 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热调节纺织品、数字化服装、可再生纺织材料、电子纺织品物联网平台……世界纺织前沿创新将带来哪些颠覆性变化?10月13日至15日,以“先进纺织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由15个国家63个单位400余位纺织领域学者参与的170余场主旨报告进行
-
为什么中国的公路总要翻修,而日本却常年如新?绝不是技术不如人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近年来,中国的公路翻修工程似乎永无休止,而日本的公路则常年保持如新的状态。这一现象令人疑惑
-
宝山区8个项目入选2023年第4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名单
2023年第4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名单日前公布,宝山区有8个项目入选,项目涉及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今年以来,宝山区立项项目累计达到42项
-
薄膜厚度仅1微米,中子探测器关键技术碳化硼薄膜在东莞研制成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中国散裂中子源获悉,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探测器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磁控溅射大面积镀硼专用装置,成功制备出满足中子探测器需求的高性能大面积碳化硼薄膜样品,单片面积达到1500mm×500mm,薄膜厚度1微米,全尺寸范围内厚度均匀性优于±1.32%,是目前国际上用于中子探测的最大面积的碳化硼薄膜。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研发的高性能大面积碳化硼薄膜样品(受访单位供图)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观察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而中子探测器就像这个大科学装置的“眼睛”,用来发现样品的微观结构
-
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聚焦数字化田园都市
这是10月16日在日本千叶举行的高新技术博览会媒体导览日上拍摄的三菱公司展品。 2023年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17日在千叶县幕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
为“大国重器”装上“智慧大脑”丹江口水库首次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保障满蓄安全
运用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系统开展实时推演湖北日报讯(记者艾红霞、通讯员贾茜)10月12日19时,丹江口水库蓄水至170米设计蓄水位,这是大坝自2013年加高后第二次满蓄。此次蓄水,丹江口水库首次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保障满蓄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