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大校长袁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之“适变”“自变”与“不变”

当ChatGPT“来势汹汹”地对许多行业带来冲击与挑战,教育者们不禁思考: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该何去何从?在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高峰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以“教育强国:人工智能与教育之变”为题作了主旨报告。袁雯校长提出,面对新时代、新技术、新挑战,教育既要“适变”也要“自变”,同时要有“不变”的坚守

当ChatGPT“来势汹汹”地对许多行业带来冲击与挑战,教育者们不禁思考: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该何去何从?

在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高峰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教育强国:人工智能与教育之变”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袁雯校长提出,面对新时代、新技术、新挑战,教育既要“适变”也要“自变”,同时要有“不变”的坚守。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讲话整理,略有删减)

作为一名教育人,一名教育管理者,如果今天我们不思考人工智能到底会让教育发生什么改变,那是不合格的。

“老命题”与“新起点”:

教育之“适变”

人工智能会让教育发生什么改变包含了两个“老命题”——

第一,人工智能开始改变世界,教育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

第二,教育如何自变

我们还要认识两个“新起点”——

第一,人工智能和过去的所有技术相比更加智能,我们称之为“类人思维”。我们思考,如此更加智能的技术对我们的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教育的目标变得更高了。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国要求我们做怎样的改变?

两个新起点是我们考虑人工智能与教育之变的前提,当然还需充分考虑两组辩证关系——

首先,我们探讨教育跟技术的关系,三个关键词:

第一,需求。到底谁需求谁?技术需要的是应用场景,以技术为主导,那么教育就成为了应用场景;而如果以教育为主导,那么教育是目的,技术则是手段。

第二,融合。我们需要关注教育和技术融合得怎样,在两个新起点上又该如何进一步融合。

第三,促进。也就是“谁促进谁”的问题,是教育的需求促进技术,还是技术促进了教育?

其次,我们要思考的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变与不变”是教育人始终坚守的,有哪些东西必须改变,不变的是什么?我们知道,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不变——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目标不变的前提下,那变的什么?哪些是量变,哪些是质变?

“人工智能价值对齐”:

教育之“自变”

马斯克呼吁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外滩创新大会上,华东师大的何积丰院士提到:教育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是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我觉得,讨论人工智能与教育之“变”的时候,教育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千变万变教育目标不变,教育的核心是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同时,我们需要谨慎思考,引入人工智能之时是不是先要给人工智能立德?让它和我们有同等的价值观以后才能面向学生?

人工智能到底能改变教育的什么呢?我特别关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能否改变对人才的评价?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对“人才”的定义。我们要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辅助开展学习和研究的大前提下,教育培养的人最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对此类素养和能力的重视?

我们谈论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今天和明天的教育,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关注改变的成效如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去看今天和明天的教育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来帮助我们实施更有效的教育。

创设虚拟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持性、辅助性的智能教育工具,依据数据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也更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这些是我们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这些由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已经发生。那么,这些改变服务于教育的本质什么?

第一,提升学习效率,使我们不必进行重复的训练。

第二,激发学习者的潜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策下,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学生的潜力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激发?当一位老师需要面对一整个班级的学生时,比较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而人工智能通过它的快速评价反馈能力,也许能够解决学习者潜能激发的问题。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点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例如:远程同步课堂、优质教育资源的推送等等。

第四,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班级化、规模化的,从学前到大学基本还是走这样的路。而我认为,明天的教育如何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我们发现和培养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我们谈到两个新起点。教育为什么要变呢?改变的必要性源于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是超大规模教育体系的质量提升,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一定会改变世界也一定会改变教育,我们应该改变什么来面对它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第一,我们的教学内容要改变。

如今,知识的获取变得很方便,知识的生产变得非常快速,我们如何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对现行知识学习方式的挑战?我觉得,我们必须要行动起来启动教学内容的改变。

个性化学习是中国教育人的梦想。孔子提出“因材施教”,2000多年来我们为了实现因材施教做了很多的努力。那么,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教学组织的智能工具,更有效地促进个性化学习呢?此外,人工智能能否帮助学习者以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有效学习呢?

去年,经合组织发布了《教育政策展望二〇二二》提出要变革学习路径,强调了应对人工智能的变化,未来我们应该为学习者创设多元的学习路径。

我觉得,多元的学习路径,实际上是个性化学习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也许人工智能能够帮我们圆因材施教的教育梦。但是我也只能用“也许”,因为对超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第二,我们要探索的是教育范式的改变。

当我们考虑人工智能对明天教育的影响时,我们要思考基于人工智能的支撑,我们教与学的范式、科研的范式、教育管理的范式,有没有可能发生一些质的变化。

第三,我们要探索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分析和决策。

我们现在有各种数据采集方法,也有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让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比如:我们应该招多少大学生?应该招多少研究生?是不是要大力扩招研究生?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数据分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试评价,应该努力探索人工智能怎么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方式。

探索未知:

教育之“不变”

我们反复说“变”,教育不变的又是什么?除了强调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变,我们还要坚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这个是我们现在非但不变还要增强的。

以前我们在科学教育教学中最关注的是让学生科学地解释现象。但PISA202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提出,科学能力还包括“构建和评估科学研究设计,并批判地解读科学数据与证据”,以及“研究、评价并使用科学信息,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探索未知的能力可能更需要PISA提出的这两种能力。我们应该去思考,怎么把它纳入我们的教学决策。

最后我想讨论一个老问题:很多人都在问,当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时,人应当如何思考?我们的教育人应当如何思考呢?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有一本书叫《文凭社会》。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之变,思考如何建设教育强国——

“当学位已经发生通货膨胀,它们的主要价值就是重新投入教育市场,用来获得更高的学位。理论上,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明清两朝时那样,学子们不停地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到三四十岁;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影响到的可能是绝大部分人,而不再仅仅是少数精英。”

在讨论人工智能与教育之变时,我还想强调,我们建设的教育强国一定不能是文凭强国,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前车之鉴。

论坛现场照片由教博会主办方提供

其余图片来源:拍信图库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2024-11-21
下一篇 2024-11-2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