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河北康保: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见成效

    金秋时节,位于河北省康保县的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天蓝水清、飞鸟翔集,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康保县持续加强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实施了湿地恢复与保护、生态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湿地面积由2745亩恢复到5500亩,绿化绿地增加了1800亩,已有遗鸥、黑鹳、东方白鹳、红嘴鸥等数万只鸟类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栖息

    2023-10-14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科普宣传教育见成效

    自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成立以来,他的目标就是要把保护区力争建设成为:管理、保护、修复、科研、繁育、宣教六大功能一体化,环境建设、项目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化,人、财、物、事管理信息化的“三化”保护区,持续加强保护与建设,实现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稳步提升,珍稀濒危鱼类种群数量明显恢复,鱼类资源量显著增加。这其中的科普宣教是六大功能之一

    2023-10-11
  •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问者中心升级改造工程纪实

    【来源: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为进一步完善科普宣教基础设施,提升科普宣教能力,2023年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争取投资270万元,启动实施了访问者中心陈布展升级工程。该工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以突出科普宣教功能为主线,秉承“大自然剖面,庞泉沟缩影”的理念,运用前沿科技、数字赋能、标本陈列、自然场景营造等技术手段,打造了一个数字化、沉浸式、交互体验式科普展馆

    2023-10-11
  • 上海将建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基地

    重播 暂停 00:06 / 00:17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上海将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基地,此方案已向公众公示。该项目位于浦东新区上海野生动物园园区西北角

    2023-10-10
  • 探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调查》出版

    探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调查》出版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项目《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调查》系列丛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由郑度院士、刘嘉麒院士任总主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任编委主任,国内一批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从事自然生态保护的专家撰写

    2023-10-09
  • 公示!浦东将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浦东将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根据《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已向公众公示。根据公示信息,该项目位于浦东新区上海野生动物园园区西北角,建设单位是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地址位于浦东新区宣桥镇南六公路178号

    2023-10-07
  • Murena2是一台注重隐私保护的手机,带有两个实体开关

    现在不少手机都会把隐私保护作为自己的卖点之一。而根据Liliputing、e Foundation的报道,Murena公司的Murena 2似乎在这方面做得更彻底一些,这款手机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都是以保护用户隐私为首要目标的

    2023-10-07
  • 警惕耳机成为听力“杀手”!一起来学习如何保护耳朵吧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习惯上下班路上戴耳机听音乐、听小说跑步、健身时戴耳机听音乐睡觉前戴着耳机然后不知不觉睡着了因工作需要长期长时间佩戴耳机打电话……在公共交通等嘈杂的环境下不自觉提高耳机音量,因沉迷于视频和游戏而长时间佩戴耳机......这些不恰当的戴耳机习惯正在悄然损伤我们的听力,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吧!近距离、长期、高强度的噪声暴露不仅会使我们的耳蜗毛细胞受损,还会累及其他听觉传导的结构,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等。然而耳蜗毛细胞的数量是固定的,无法再生,一旦细胞死亡,听力损害将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2023-10-05
  • 翠湖湿地保护性开放10年,观测到鸟类增加65%

    9月17日,第11个“北京湿地日”,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举行建园20周年、保护性开放10周年纪念活动。记者从海淀区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翠湖湿地观测到鸟类287种,比开放之初增加了65%

    2023-09-17
  • CZ打破沉默,驳斥币安抛售比特币的指控,以保护BNB

    为了回应加密货币社区内日益增多的猜测和指控,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Z)回应了有关币安大幅抛售比特币(BTC)的指控。这些指控与 BTC 价格下跌 7% 有关

    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