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舟五号飞行的21小时23分钟里,杨利伟说他只睡了半小时,因为时间太宝贵,而他所有的体验和感受也都成为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获得的第一手经验。神舟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后,尤其是最近1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在神舟五号飞行的21小时23分钟里,杨利伟说他只睡了半小时,因为时间太宝贵,而他所有的体验和感受也都成为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获得的第一手经验。神舟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后,尤其是最近1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现在,对于航天员来说,无论是天上的生活条件,还是地面的训练方式都有了很大变化。都有哪些变化?来看专访。
总台记者 劳春燕:我记得您在自己的书里写过,您当时还花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台摄像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来学习的前几年,我们是没有模拟器的。不像现在,大家看到我们的背景,都是一比一空间站的模拟器,航天站里可以一比一学习。进入任务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才把模拟器研制出来。大家排着号在里边学习和训练。当时买了个摄像机,把这里边的视频、照片,把它做出来,在电脑里边去做。

杨利伟:这边是我们空间站一个模拟的地方,主要做实验的。我们在执行任务前,航天员在这里边真正工作了一个月,吃喝拉撒睡全在这里边模拟。

劳春燕:除了不是失重。
杨利伟:对,这里边就跟太空当中是一样了。这里边就是空间站里边。

劳春燕:这就是卧室。
杨利伟:对,我们的卧室。大家看到有些不同的机柜,还有一些就餐区。

劳春燕:那个是货包吧。
杨利伟:对,那都是货包。

杨利伟:再往那边去,就是接着天舟。这里边有很多的把手,这都是为了航天员在里边工作操作方便,控制自己身体、姿态。

杨利伟:这就是他们的私密空间,有一个悬窗能看外边。
劳春燕:现在空间站的条件真的很好。
杨利伟:我们整个空间大概50立方米,我飞行那会儿才6立方米。

劳春燕:这是风箱,每次航天员出征的时候都要拎一个风箱。

杨利伟:通风用的,我们在出征的时候他用这个,防止航天员在里面穿着很热。把通风打开之后,它这里边就会有个循环,就不热了。

杨利伟:我们飞天的航天服比这个复杂得多了,它就是一个小的航天器把它浓缩到服装上,有防热的、阻燃的、防辐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气密,有很多层来组成。

杨利伟:整个服装有120多公斤。这个服装比我们最初神舟七号飞行那会儿也做了很多改进,那个时候在场外暴露大概工作四到六个小时,现在我们是要大于八小时的工作时间。

杨利伟:这是一个大便的收集装置,这是一个小便的收集装置。在失重情况下,他要把自己的腿固定上,要不然就飘走了,后面带着一套除臭的一些装置。

杨利伟:跟他联系紧密的是尿处理子系统,尿罐、尿液箱,要蒸馏的。通过这一套设备,进一步处理之后,就可以重复使用了。
劳春燕:这尿液也是有用的。

杨利伟:现在回收比例非常高,达到85%以上了,处理完之后我们是可以喝的。我们现在环控生保系统,我们叫再生式的。我飞行那会儿我们叫携带式的,所有东西都是带上去的。
劳春燕:这样就能够减少上行的压力,一克千金。

劳春燕:训练方式跟神舟五号准备的训练方式有什么变化?
杨利伟:这变化太大了。一个是更科学了,另外项目更多了。早期的飞行都是短期的,而且每次任务都是突破性的。现在,长达半年甚至将来有一年的飞行,可能要求就又不一样了,这样给我们的训练带来很多特点,现在更加科学了,更加有针对性了。

杨利伟:关键是我们现在手段更多了,包括我们的设施设备。第一批来的时候我们还去跳伞训练,现在我们到了第二批、第三批就不需要了。比如说我们的出舱,我们可以在水槽里边模拟失重。
劳春燕:您现在是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但是您同时也是航天员,现在还在继续训练吗?
杨利伟:对,航天员的基础训练我们还都在参加。

杨利伟:每年我们会对航天员进行评价,我们第一批的航天员,因为相对来讲年龄都比较大了,所有的训练大家都一样要做。包括转椅、离心机,包括现在离心机,我们还在做8个G,我们还都是达到优秀的水平。我离心机基本上就没出过前三名,转椅就更强。
劳春燕:照现在的话来讲,也就是很“卷”。

杨利伟:你在这里边你还想比别人做得好,那就得下功夫。航天员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坚持。
劳春燕:心里会有遗憾吗?

杨利伟:当然会有遗憾。看到我们同批的一些,第一批的航天员飞行两次三次四次,很多次的飞行,实际上是有冲击的。
劳春燕:你很羡慕他们。
杨利伟:那当然了。
劳春燕:您怎么看使命、责任和牺牲?

杨利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你为她哪怕去付出生命,这是值得的。神舟一号发射的时候,航天员们自己在一起聊天就在讲,50%的安全把握,敢不敢上?50%我们就敢上。实际上我们的工程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点几。
劳春燕:勇敢的背后是责任。
杨利伟: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从我们在成立大队的时候,可能植入大家心里边的这么一句话。

杨利伟:20年了,我们有变的,有不变的,变的可能是我们很多工程的发展。对航天员来讲,不变的真是初心,作为航天员,就刚才您在问为什么还在一直参加训练,实际上作为航天员,初心就是这样。
太空探索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远征。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完成,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的同时,中国航天员也在为向深空迈进的新征程做着准备。
劳春燕:下一步就是载人登月。

杨利伟:针对直接登月任务,目前还没有进入。我们现在前期的一些工作已经在做了,比如说登月的航天员一定是经历了我们空间站的飞行,我们希望他有飞行经历和经验,我们现在第四批的航天员选拔,这里边比如说他的知识结构,包括训练的一些项目,都会往我们将来登月这方面做一些考虑。

杨利伟:第二个就是从训练项目上,现在我们的飞行,我们进入到空间站,是完全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来比如说到了月球,还有1/6的重力,这样对人的协调性、操作性有要求,因为在太空当中还要进行月球车的操作。
劳春燕:现在航天员系统已经在为载人登月做准备了。

杨利伟:对是这样的,因为前期工作一定要做的,我们的训练设施现在就得着手去做了,因为它一定要有研制过程。航天员很多的训练项目,包括一些大纲,包括像需要什么,现在也要做了,服装现在已经进入研制阶段了。
劳春燕:到时候我们选拔载人登月乘组的时候,会有哪些特别的要求和标准?

杨利伟:一定要有丰富的飞行经历,或者是经验。第二个要有更好的心理品质,可能比我们飞空间站的时候要有更好的心理品质,毕竟飞得更远了。
劳春燕:从空间站到登月,将来我们还会去往更远的星球,这方面我们在做准备吗?

杨利伟:实际上现在我们在做登月,但登月一定不是最终的目标,将来可能会去更深远的太空探索,这也是我们去搞载人航天,利用这种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个目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