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天员为何要躺着出舱?真相并非“技不如人”
中国航天员为何要躺着出舱?真相并非“技不如人”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飞船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航着陆。然而,当宇航员出舱时,却被工作人员抬着出来的景象,再次引发了网友热议
-
神舟十八号凯旋!中国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引发技术思考
神舟十八号凯旋!中国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引发技术思考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太空近6个月的旅程圆满结束。此次任务圆满完成,再次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卓越成就,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航天技术发展的深入思考
-
90后河北姑娘王浩泽:从火箭设计师到航天飞行工程师,她将飞向星辰大海
90后河北姑娘王浩泽:从火箭设计师到航天飞行工程师,她将飞向星辰大海来自河北承德滦平的90后姑娘王浩泽,作为神舟十九号任务的航天员,即将踏上飞往太空的旅程。她不仅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更是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
-
“航天强国”榜单大变革,俄罗斯为何掉出前三?
“航天强国”榜单大变革,俄罗斯为何掉出前三?俄罗斯的沉沦:从“太空霸主”到“举步维艰”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之后,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展开激烈角逐,直到1969年美国成功将阿姆斯特朗送上月球才占据上风
-
中国航天崛起:长征九号与土星五号的差距,我们还能追赶吗?
中国航天崛起:长征九号与土星五号的差距,我们还能追赶吗?众所周知,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强大的标志。作为现代化科技强国,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中国航天:两次发射失败背后的隐秘角力
中国航天:两次发射失败背后的隐秘角力2020年的春天,对于中国航天而言,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两次火箭发射的失利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航天界,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从“丁克”到“航天妈妈”,她用生命诠释了追梦的意义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从“丁克”到“航天妈妈”,她用生命诠释了追梦的意义刘洋,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口众多的国度中并不罕见,但当它与“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身份叠加时,便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作为中国亿万民众的骄傲,刘洋的成功绝非偶然,她背后隐藏着无数的付出与努力,以及对梦想的矢志不渝
-
中美航天服:造价差异背后的故事
中美航天服:造价差异背后的故事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美国的宇航服造价高达13亿人民币,却能使用30年之久,而中国的宇航服虽然只花了3000万人民币,但似乎只能“用一次”就让人有些不解。这背后的故事可没那么简单
-
中美航天差距:不止十年,但我们还有追赶的可能
中美航天差距:不止十年,但我们还有追赶的可能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少人认为我们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美国。然而,一位资深专家的一番话却泼了一盆冷水:中美航天差距,可能比想象的更大
-
中国为何放弃航天飞机?探寻中国航天飞船背后的抉择
中国为何放弃航天飞机?探寻中国航天飞船背后的抉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诞生的航天飞机,凭借其可重复利用的优势,为美国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然而,航天飞机也并非完美无缺,其高昂的维修和再利用成本,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最终促使美国放弃了这种技术,转而选择更为可靠的航天飞船
-
太空中的“红灯”:女航天员的生理周期挑战与创新
太空中的“红灯”:女航天员的生理周期挑战与创新1961年,人类首次踏足太空,开启了探索宇宙的崭新篇章。两年后,第一位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
中国航天再添新翼:遥感四十三号卫星成功升空,低轨星座系统新技术试验再获突破
中国航天再添新翼:遥感四十三号卫星成功升空,低轨星座系统新技术试验再获突破8月16日下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捷报,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搭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颗“中国星”的顺利升空,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在低轨星座系统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太空应用打开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