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MCU市场:价格战、内卷与高端突围之路

国产MCU市场:价格战、内卷与高端突围之路曾几何时,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浪潮中,MCU市场一片繁荣,资金和人才纷纷涌入。然而,如今的景象却大相径庭,MCU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内卷现象严重

国产MCU市场价格战内卷高端突围之路

曾几何时,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浪潮中,MCU市场一片繁荣,资金和人才纷纷涌入。然而,如今的景象却大相径庭,MCU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内卷现象严重。一位工程师在电子论坛上发帖反映,某新产品项目要求使用单价低于3毛钱的MCU,功能要求却极其全面,技术规格书厚达十余页。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有3家供应商不惜免费开发来竞争这个利润微薄的项目。业内专家指出,2024年国产MCU厂商数量已突破400家,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也就不难理解供应商的“免费”策略了。

国际大厂:市场份额下滑与战略调整

曾经,意法半导体(ST)作为MCU领域的领导者,是众多企业的首选。但在国产MCU的强势冲击下,ST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产MCU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原厂定价甚至低至五毛钱,而贸易商更是不惜亏本让利抢占市场份额。曾经价格暴涨几十倍的ST MCU,如今却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

ST并非个例,其他国际大厂也深受其害,纷纷调整战略应对。意法半导体2024年前九个月的业绩报告显示,MCU销量同比下降41.3%,约为25.8亿美元,远低于2023年同期的44亿美元。CEO Jean-Marc Chery指出,中国市场份额的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ST解释称,2022年和2023年签订的不可取消和不可重新安排的销售合同是导致客户库存积压,最终导致2024年MCU销量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些合同在当时被视为保障稳定的策略,但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中国市场增长减速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骤降,反而给ST带来了巨大的库存压力和价格风险,造成严重损失。ST表示,库存调整占MCU销量下降的60%,其余40%则归因于市场萎缩和市场份额下降。

为了提振中国市场份额,ST宣布与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推进40nm MCU的代工业务。选择在中国代工芯片,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ST近一年的业绩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汽车和工业领域MCU业务销售额均明显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国市场份额的流失。Jean-Marc Chery坦言:“中国是电动汽车最大、最具创新性的市场。(中国企业)发展得更快。如果你不在那里,可能就跟不上了。”

国产MCU市场:价格战、内卷与高端突围之路

其他国际MCU大厂的财报也同样不容乐观。Microchip(微芯)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锐减48.4%;NXP(恩智浦)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5.4%,并对第四季度前景持悲观态度;英飞凌2024财年营收比上年降低8.3%,运营利润降低44.5%。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强烈冲击下,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产MCU:内卷与撤退

国产MCU厂商虽然面对着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但也未能独善其身。一家2021年才进入MCU赛道的国内模拟IC头部企业——思瑞浦,据悉即将解散其MCU团队,这将影响约80名员工,其中部分员工曾是德州仪器裁撤的中国区MCU研发团队成员。

思瑞浦曾计划投资2亿人民币进入MCU赛道,凭借其在模拟混合信号设计方面的优势,开发高性能、高集成度的MCU产品,目标应用领域涵盖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工业控制、医疗、计量设备和通信等。2021年底,思瑞浦量产发布了MCUTPS32混合信号微控制器家族,共计26款产品。2023年,思瑞浦也推出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MCU产品,例如集成电容触摸技术的MCU和具有高有效位模数转换技术的MCU。

然而,思瑞浦MCU团队的解散,反映了国产MCU市场过度内卷的现状。尽管思瑞浦在MCU研发上投入巨大,根据其2023年财报,高集成度高性能MCU产品系列预计总投资规模达5亿元,但三年来MCU业务几乎没有实现任何营收。目前国内MCU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占据,国产厂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主要集中在性价比上。这预示着国产MCU发展历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阶段,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产MCU企业面临同样的困境。

国产MCU市场:价格战、内卷与高端突围之路

国产MCU厂商Q3业绩及库存状况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MCU行业整体业绩承压,多数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不少企业出现亏损,库存水平偏高。竞争依然白热化。然而,从通用MCU厂商的表现来看,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以及国产MCU在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部分厂商的营收表现有所回升。例如,兆易创新2024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达到了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3%。其在工业和计算存储领域的有效库存管理,是业绩复苏的关键因素。芯海科技和普冉股份的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也均超过50%。

自2023年开始,MCU厂商就开启了漫长的去库存周期。目前,多数MCU厂商的去库存进展较为顺利,库存周转天数明显下降。

国产MCU:并购重组与高端突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产MCU厂商面临着两条道路:并购重组和高端市场突围。

国产MCU市场:价格战、内卷与高端突围之路

对于中小型MCU公司而言,并购重组是应对大型企业竞争压力,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独立发展之路越来越艰难,它们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难以与大型企业抗衡,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融资难度也随之增加。并购重组可以帮助这些公司获得新技术、新市场、增强产品竞争力。

头部国产MCU公司则需要参考国际大厂的经验,向高端MCU市场进军。目前,国产MCU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MCU市场仍主要依赖进口。发展高端MCU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弥补高端MCU的进口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突破现有利润瓶颈,构建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MCU在家电和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国内MCU厂商与国际大厂仍存在差距,有能力提供车规级MCU芯片的厂商还不多。国际大厂在中高端MCU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它们采用错位布局的战略。在汽车MCU市场,32位MCU将成为市场需求主流。近年来,部分大陆厂商已从与安全性能相关性较低的中低端车规MCU切入,并逐步开始研发高端MCU。目前,兆易创新、芯海科技、华大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等厂商均有通过车规验证的产品。

国产MCU在工业级、车规级产品应用中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这意味着随着产品性能优化、技术进步以及成本控制,国产MCU未来将有望在高阶市场取得更多市场份额。拿下高端市场,国产MCU厂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2025-01-07
下一篇 2025-01-0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