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桩远征海外: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充电桩远征海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燃油车时代,石油是汽车的“血液”;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电力正替代石油的角色,充电桩成为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2024年1至10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28万台,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72万台,同比增长15%,跃居全球第一

中国充电远征海外机遇挑战并存

在燃油车时代,石油是汽车的“血液”;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电力正替代石油的角色,充电桩成为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2024年1至10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28万台,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72万台,同比增长15%,跃居全球第一。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布局,中国充电桩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多年前,我们可以在国内看到世界各国的汽车品牌;如今,这一景象发生了逆转,中国的汽车品牌遍布全球各地。上海擎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曹光宇在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指出,汽车整车出海带动了汽车零部件,特别是运输成本高、配套及时性要求高的配件,例如充电桩,也随之走向国际市场。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海外充电桩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可谓一片“蓝海”。

然而,进军海外市场并非易事。市场标准的不统一、渠道建设的艰难、文化差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以及海外国家政策的变动等因素,都构成了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的严峻挑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息息相关,保障海外用户的充电便利性是新能源汽车顺利出海的关键。曹光宇强调,如果无法解决海外用户的充电问题,汽车出海战略将面临巨大的阻碍。

中国充电桩远征海外: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海外市场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价格普遍高于国内2-3倍,产业成熟度也远不如国内。这为起步较早的中国充换电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进入海外市场也存在门槛,各国对进口充电桩有着严格的认证标准。尽管如此,较低的市场竞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卷风险。

以欧洲和美国为例,公共充电桩的车桩比在15:1以上,远高于中国的7.5:1。同时,欧洲各国充电桩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充电桩建设密度普遍偏低,为中国充电桩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充电桩需求将持续增长,并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

2023年初,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计划从2035年起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这项禁令将推动欧盟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在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表示,为满足欧洲排放法规要求,到2025年,电动车市场占比需要达到30%,市场存量需达到1120万辆。截至2024年10月,欧洲充电桩数量约为78万个,荷兰、法国和德国占据了欧盟充电桩数量的58%。张琳强调,只有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升欧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他同时指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充电桩生产和运营企业也纷纷出海,并与欧洲企业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欧洲能源成本高、人工成本高、行事风格相对保守,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产业的发展,或将成为中德合作的下一个重要契机。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272.6万台,同比增长51.7%。特来电和星星充电分别以52.3万台和45.1万台的运营数量位居前两位。特锐德董秘向投资者表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特来电充电网解决方案已覆盖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和欧洲等地区,未来将加大海外业务拓展力度。星星充电高管也表示,尽管目前国内市场贡献了80%的收入,但预计今年海外市场将至少贡献一半的毛利润。

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预测,全球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增速在2024年将降至30%,远低于2023年的60%。中国仍拥有全球最多的公共充电桩,预计到2024年底将达到360万座,占全球近70%。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在产业链上下游也形成了显著的优势。以充电模块为例,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集中的产业格局。充电模块对充电桩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靠性和供应链壁垒较高,厂商需要5年以上工艺经验积累才能实现低故障率目标。深圳嘉瓦数字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辉指出,充电模块占充电桩成本的50%,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充电桩的稳定性。随着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模块市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然而,在海外市场运营充电桩并非易事,海外市场在支付、物流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天津大真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雷表示,欧洲支付系统不如中国完善,经常需要使用POS机或现金支付;配件运输时间也远长于国内,工作方式和效率也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在国内已经成熟的配套设施在海外的评价较低。

南京清辰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琦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海外成熟的充电平台不多,许多国家线上支付不完善,用户使用App充电的习惯尚未养成,刷卡支付仍是主流方式。许多当地运营商依赖当地承建商,缺乏运营知识,过度依赖供应商解决问题。海外第三方平台能力参差不齐,与国内成熟的充电运营平台相比差距显著。目前,大部分海外充电平台仅能实现基本的充电、结算和订单记录功能,技术投入不足。海外用户非常重视售后服务,希望改善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这也是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除了上述挑战,中国企业还需要应对认证标准不同、贸易壁垒和更高的环保要求等难题。海外市场和国内的充电桩认证标准不同,获得海外市场认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必经之路。例如,中国充电桩产品采用CQC认证,出口欧洲需要获得CE认证,而进入美国市场则需要获得UL认证。这些认证流程复杂,耗时长,成本高昂,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此外,尽管海外市场对充电桩建设提供补贴,但获得补贴的门槛也较高。美国和欧洲都在通过强制本地生产、增加税收等方式,试图限制中国充电桩企业进入。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机遇大于挑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出口。海外新能源产业链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充电桩市场存在较大缺口,国产充电桩在价格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2025-01-08
下一篇 2025-01-0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