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动物界举行全员赛跑运动会,参赛的除了兔子乌龟之外,还有蚂蚁、大象等体型太过悬殊的动物们。起初比赛进行的还算顺利,可当大家商量用何种单位来展示动物们的速度时,便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有一天,动物界举行全员赛跑运动会,参赛的除了兔子乌龟之外,还有蚂蚁、大象等体型太过悬殊的动物们。起初比赛进行的还算顺利,可当大家商量用何种单位来展示动物们的速度时,便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因为,蚂蚁气喘吁吁快速爬行的时候,大象撩开长腿几步就跑出了老远,更不要说鱼虾在水中游,鸟和蜜蜂等在空中飞。从体型到速度都有差异,甚至所处环境介质都不一样,所以难以统一单位也算情有可原。
眼看动物们束手无策,于是大家便求助更高等的动物人类。人类就说,他们每天其实也在为不同移动速度该如何衡量而发愁,好在聪明的人类发明了不同单位间的换算模式。
比如步行就用米来计算;车船民航客机就用千米来计算;更高速度的超音速飞行器,诸如超音速战机、火箭、导弹等就用马赫来计算。这样一来,既能清晰展示不同物体的移动速度,也能精准的利用各衡量单位进行换算。
听了人类的介绍后,动物们纷纷感慨:这直立行走的猴子之所以能统治地球,原来是脑子里有真东西。
下面要接着说的,就是超音速飞行器的衡量单位——马赫。
超音速飞行的速度单位,为何用马赫代替千米?
“马赫”这个词大多数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常从各类资讯中,看到其用来指代某种高速飞行器的速度。陌生则由于大多数人对它知之甚少,其指代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往往也是一知半解。
(可以超音速飞行的协和民航客机)
从惯常思维来看,某种物体移动速度是多少,只要进行累计即可。比如普通火车的时速为120千米,高铁的时速可以达到300-600千米,飞机的时速超过了800千米。移动速度加快,在原有的“千米”单位前增加数字就行。然而,数字的增加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声音的传播速度。
音速又叫声速,可概括理解为声波在环境介质下的传递速率。环境介质不同,音速也就有快有慢。日常所说的“音速“,指的是声音在空气介质中行进的速度,换算成距离单位大约为每秒343.2米,即每小时1236千米。
看起来这个单位数值可以固定,可实际上即便是在空气中,由于高度、密度、湿度以及温度等差异,音速的数值也会有变化。
比如万米高空的音速大约为295米每秒,但若是降低到海平面的高度,其速度就成了331.5米每秒;除了高度有差异外,空气中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音速也会以每秒大约0.6米的速度增加。
目前人类社会中,能超过音速移动的物体只有飞行器。如果用常规的速度单位来衡量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方面这样的数值会很大,另一方面无法精准表达飞行器所处环境介质的具体情况。于是在专业的表达领域,就出现了马赫这个单位。
又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随着环境而改变,马赫所代表的只是一个相对单位,所以”一马赫“的具体速度并不固定。
此外,飞行器一旦以超音速的姿态飞行,机体本身的操纵性能和稳定性随时会发生改变,而测量所得到的马赫数,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化而出现的精准表达。
也因此严格意义上来看,马赫能换算成常规的速度单位(一马赫大约为每小时1225千米),但是在专业人士眼里,它又不仅仅是用来表达速度的。
可能有些人还是不解,不就是超过了音速吗,干嘛在表达上非要搞得这么复杂?这就又得说到超过音速这件事,究竟是难还是不难了。
超音速飞行,”超过“的究竟是什么?
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飞机在后面飞,发动机转动以及机体摩擦气流产生的声音就会跑到前边去。
而一旦飞机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机体本身就得追上它自己先前发出的声音,在这个不断追上声音,又不断产生新的声音再追上的过程中,就会因为和空气的剧烈摩擦而产生激波。
激波又叫冲击波或者震波,它在空气中形成的横切面,就横亘在飞行器的前面,由此形成的阻力被称之为音障。说的简单一点,超音速飞行本身也会产生阻力,而且这种阻力就伴随在速度提升的前提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交替踩着自己的脚面上天。实际中人难以突破引力上不去,可理论上只要你双脚交替的速度超过了引力,你就能上天。超音速飞行,也是要突破机体自身产生的音障。
20世纪早期,由于人类对空气动力学了解不多,尝试超音速飞行的飞机,要么由于音障的阻力摩擦解体,要么失控坠毁。
直到1947年10月14日上午,美国才成功进行了超音速试飞。飞行员耶格尔驾驶的X-1飞机达到了每小时1066公里,他也成为了第一个突破音障的人。从此以后,人类掌握了超音速飞行技术。
所以,超音速飞行,首先要超过的就是音障。只是不知道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地面上的人有没有听到什么可怕的响声。
音爆的威力有多大?
近些年来,人们经常在网上讨论,某地晴空万里突然响起滚滚炸雷。过去人们不知道那是什么,现如今大家都听过了音爆这个词。
音爆和音障密不可分,简单来理解,一旦飞行器的速度超过了音障临界点,冲击波就会产生像爆炸一样的声音,这便是音爆。这种震耳欲聋的声音能轻易击碎玻璃,甚至能够让建筑物产生裂痕。
正因为音爆威力巨大,至少在声音上是如此,那些拥有现代先进战机的国家,就常常用飞机的音爆吓唬对手。这一点,以色列军方可谓运用的炉火纯青。
居住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经常抱怨,他们的窗户玻璃时时会破碎,有时候房子都因为巨大的炸雷声而出现了裂痕。这种声音,正是以色列空军的战机,以低空超音速飞行制造出来的。
由于声音巨大且有破坏力,一些国家的反恐部门,甚至想尝试利用音爆吓阻恐怖分子。或者是在解救人质的行动中,利用音爆轰碎他们所在地点的玻璃,便于地面部队行动。
除了杀伤力之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音爆还能产生一些视觉盛宴,最常见的便是音爆云。因为冲击波的压强会导致温度下降,迅速凝结的水汽就会聚集在飞机的后方,在音爆产生的瞬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环。
在现实中,音爆多年来困扰的,是民航领域的超音速飞机发展。
音爆不除,民航超音速飞行就难以实现
实际上在20世纪,头铁的英法以及苏联,曾强忍着音爆的困扰,研发运营过超音速民航客机。
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了协和飞机,苏联则研制了图-144飞机。此后,苏联的飞机商业运营到了1978年,协和飞机则运营到了2003年。两款客机退役后,世界上再没有超音速客机了。
各国之所以不再推出超音速的客机,正是因为没有消除音爆的技术。巨大的噪音,在飞机起降的过程中,会严重干扰机场周围的居民。而且,超音速飞行本就需要更大的动力,油耗和高成本成了很多航空公司的痛,尤其和时下低碳环保的理念不相符。
即便有诸多难点,多年来各国依旧没有放弃在技术上的攻克。2018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在研发一款低音爆飞机,据说在飞行速度达到1.42马赫的情况下,飞机产生的声音就像关闭轿车门一样。
而美联航则在2021年高调宣布,最迟到2029年,公司将重新开启高速航空客运服务。一旦超音速客机重新运营,据说从欧洲飞到北美只需要三个半小时。
届时,大量的富人将会尝试订购小型的超音速私人客机。富人们需要速度,航空公司也能找到新的赢利点。就目前人类拥有的飞行技术而言,发展超音速飞行器,就是最优解。
结语:光速飞行能实现吗?
当然了,多年来人类也一直在畅想光速或超光速飞行,但方法理论提了很多,还没有一项能落到实处。
2019年,NASA的研究人员大卫·伯恩斯曾发表一项新理论,用近光速粒子加速相对性螺旋引擎,之后就能让航天飞行器接近光速运行。虽然理论听上去不错,但不少科学家支出目前还没有物理定理的支撑。
除了这一理论,霍金在去世前一年提出过激光推进原理,俄罗斯的科学家则在研究利用太阳光实现速度提升。
也有一些研究者,尝试利用核电火箭来完成星际航行。2019年有消息显示,美国一家由前宇航员创办的私人公司,正在研发核动力火箭。据说该火箭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飞到火星。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目前来看实现光速飞行的成果都还没有出现。不过,人类既然能跨越音速这个障碍,光速同样也能跨越。但科研的道路,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参考资料:
《不可思议的瞬间:超音速飞机如何实现“音爆”》 解放军报 2016年5月28日
《战机如何突破“音障”》 解放军报 2020年4月17日
《战斗机突破音障的瞬间:绽放诡异的美》 科普中国 2017年8月29日
《“音爆”不解决 民航难以实现超音速飞行》 BBC 2018年7月24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